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叠层石的环境意义

被引:12
作者
曹瑞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叠层石; 环境意义;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7.05.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是良好的含油地层,其中产有介形类、瓣鳃类、腹足类、鱼、轮藻、大植物和叠层石等多种化石。该组多数门类化石已进行过较详细描述和研究,并发表过多篇论著。但至今尚未开展叠层石的专题研究中。叠层石是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之一。尽管显生宙后,叠层石在生物地层学上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本文着重从生物学和沉积学角度讨论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叠层石的古生态和形成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3+639 +639-6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巴哈马现代叠层石的生物学及岩石学特征 [J].
曹瑞骥 ;
薛耀松 .
地质学报, 1985, (03) :203-212+274
[2]   浅说我国非海相中生界研究的海相层检验法 [J].
顾知微 .
古生物学报, 1982, (01) :19-27
[3]   大庆油田介形类化石在油层对比中的应用 [J].
叶得泉 ;
张营 .
古生物学报, 1981, (01) :81-87+117
[4]   东北白垩纪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和沉积环境——东北白垩纪鱼化石之四 [J].
张弥曼 ;
周家健 ;
刘智成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3) :194-197+236
[5]  
中国的瓣鳃类化石[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的瓣鳃类化石》编写小组 编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