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被引:43
作者
郭江 [1 ]
郭新宇 [2 ]
郭程瑾 [1 ]
张凤路 [1 ]
赵春江 [2 ]
肖凯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密度; 群体结构; 群体光分布; 产量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不同供试品种的茎叶夹角与株型特征密切相关,随着株型紧凑型增强,该参数值增大;在生育后期,不同株型玉米品种LAI各密度下大体表现为GY115较高,ND108次之,ZD958较低。随着密度增加,各品种LAI增大,紧凑型ZD958植株下位叶片的衰老速率相对减慢。供试品种群体中、下部1 d内各测定时期光截获的数量随密度增加明显减少,不同株型品种相比减小的幅度依数值大小依次为GY115,ND108和ZD958。随密度增大单株干物重降低,但以ZD958降低幅度较小,ND108次之,GY115较大。不同株型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反应不同,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J].
吕丽华 ;
王璞 ;
易镇邪 ;
魏凤桐 ;
刘明 .
玉米科学, 2007, (02) :79-81
[2]   不同冬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初步研究 [J].
王振华 ;
孙宏勇 ;
张喜英 ;
陈素英 ;
裴冬 .
华北农学报, 2007, (01) :9-12
[3]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的株型结构问题 [J].
傅兆麟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7-22
[4]   水稻冠层结构的动态模拟研究 [J].
石春林 ;
朱艳 ;
曹卫星 ;
金之庆 .
作物学报, 2006, (12) :1831-1835
[5]   玉米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研究综述 [J].
郭江 ;
肖凯 ;
郭新宇 ;
张凤路 ;
赵春江 .
玉米科学, 2005, (02) :55-59
[6]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对密度的反应评价 [J].
周文伟 ;
李桂芝 ;
李俊杰 ;
宋万友 ;
张豫成 .
玉米科学, 2004, (S2) :63-65
[7]   玉米几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与穗粒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J].
蔡一林 ;
王久光 ;
孙海燕 ;
王国强 .
作物学报, 2002, (06) :829-834
[8]   红光和远红光对黄化水稻和小麦幼苗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余让才 ;
范燕萍 ;
王声斌 ;
李明启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05) :450-450
[9]   玉米不同株型耐密性的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J].
薛吉全 ;
梁宗锁 ;
马国胜 ;
路海东 ;
任建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55-59
[10]   作物株型和冠层结构信息获取与表述的方法(综述) [J].
李少昆 ;
王崇桃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