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21
作者
阎川 [1 ]
雷婕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风险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关联;
D O I
10.19361/j.er.2019.03.08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揭示了财政分权制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并提供了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样本的经验证据,为中国产业集聚现象的原因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制度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制度红利的释放效果会受到宏观产业结构环境的影响。(2)财政分权制度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当制造业集聚水平小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时,财政分权制度会促进两个产业的协同集聚,并且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度越高,这种促进效果越明显;当制造业集聚水平大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时,财政分权制度则阻碍了两个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则会缓解这种阻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全要素生产率:“竞次”还是“竞优” [J].
余泳泽 ;
刘大勇 .
财贸经济, 2018, 39 (01) :23-37+83
[2]   “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创新而竞争”——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一种新解释 [J].
卞元超 ;
白俊红 .
财政研究, 2017, (10) :43-53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 [J].
刘奕 ;
夏杰长 ;
李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7) :24-42
[4]   公共政策影响中国地区工业集聚了吗?——来自省级数据的证据 [J].
李世杰 ;
宦梅丽 ;
韦开蕾 .
科学决策, 2017, (02) :1-25
[5]   财政分权、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方法的实证检验 [J].
李斌 ;
祁源 ;
李倩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7) :119-129
[6]   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 [J].
姜子叶 ;
胡育蓉 .
金融研究, 2016, (02) :198-206
[7]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272个城市数据的异质性与动态效应分析 [J].
刘建民 ;
陈霞 ;
吴金光 .
财政研究, 2015, (09) :36-43
[8]   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一个荟萃回归分析 [J].
谢贞发 ;
张玮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435-452
[9]   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 [J].
李世杰 ;
胡国柳 ;
高健 .
管理世界, 2014, (04) :165-170
[10]   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J].
杨仁发 .
管理世界, 2013, (08) :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