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田生境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被引:7
作者
毛润乾
张文庆
张古忍
古德祥
机构
[1]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
[2]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寄生蜂; 种库; 结构; 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69.546.5 [];
学科分类号
07 ; 0710 ; 09 ;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 Stl 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我国, 其间歇性大发生的局面仍没有改观. 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的控制策略正日益受到重视. 在田埂和路边2 个亚种库中, 共收集到能寄生褐飞虱卵的寄生蜂20 种, 分别属于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 其种类和数量在1 月份有所下降, 在3 月底和4 月初开始上升. 水稻移植后稍有下降. 早稻收割后和晚稻生长后期, 又明显增加. 两个亚种库的群落优势种类也基本相同, 通常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 但优势度指数不同. 飞虱卵寄生蜂的种库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重建、结构及功能均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稻田生态系统中褐飞虱卵寄生蜂的种类 [J].
毛润乾 ;
古德祥 ;
张文庆 ;
张古忍 .
昆虫天敌, 1999, (01) :45-47
[2]   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与群落的重建 [J].
张古忍 ;
古德祥 ;
张文庆 .
中国生物防治, 1997, (02) :19-22
[3]   稻虱缨小蜂的寄主选择性和适宜性 [J].
祝增荣 ;
程家安 ;
陈琇 .
昆虫学报, 1993, (04) :430-437
[4]   温度对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 [J].
卓文禧 ;
赵士熙 ;
罗肖南 .
华东昆虫学报, 1992, (01)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