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毛颚类优势种及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35
作者
徐兆礼
陈亚瞿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毛颚类; 优势种; 聚集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Chaetognatha)优势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颚类优势种季节交替不明显,优势度最高的种分别是:夏季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冬、春季海龙箭虫(Sagittanagae)和秋季百陶箭虫(Sagittabedoti)。主要优势种中,百陶箭虫聚集强度指标值最高,其次是海龙箭虫,肥胖箭虫最低。肥胖箭虫与表层温度线性关系极其显著,肥胖箭虫和海龙箭虫与表层盐度的关系以及百陶箭虫与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的关系符合YieldDensity模型。肥胖箭虫高丰度区往往位于台湾暖流与浙江沿岸流交汇处偏暖水的一侧,海龙箭虫高丰度区位于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处偏冷水团的一侧。在水温较高的环境下,百陶箭虫高丰度区位于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处偏淡水水团的一侧。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海毛颚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关系 [J].
徐兆礼 ;
戴一帆 ;
陈亚瞿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 (03) :203-208
[2]   台湾海峡毛颚动物分布的初步研究 [J].
蒋玫 ;
王云龙 ;
徐兆礼 .
台湾海峡, 2003, (02) :150-154
[3]   中太平洋西部毛颚类的分布 [J].
戴燕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4) :101-106
[4]   台湾海峡西部毛颚类的生态研究 [J].
戴燕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9, (04) :486-492
[5]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鲹渔场的关系 [J].
徐兆礼 ;
陈亚瞿 .
生态学杂志, 1989, (04) :13-15+19
[6]   厦门港湾毛颚类的分布 [J].
戴燕玉 .
台湾海峡, 1987, (01) :46-52
[7]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洪华生等编, 1991
[8]  
近代回归分析[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陈希孺,王松桂著, 1987
[9]  
生态学引论[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赵志模, 1984
[10]  
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 农业部水产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