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种皮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徐亮
李建东
殷萍萍
王国骄
燕雪飞
孙备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硬实; 种皮结构; 酸蚀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种皮的透水性,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和酸蚀种子萌发,对野生大豆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种子属于典型硬实,栅栏层是引起种皮不透水的主要原因,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的主要通道,酸蚀20~30min能有效打破种皮的不透水性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合欢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及种皮微形态与结构特征的研究 [J].
郭学民 ;
徐兴友 ;
孟宪东 ;
左照江 ;
高荣孚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3-18
[2]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J].
李向华 ;
王克晶 ;
李福山 ;
严茂粉 .
大豆科学, 2005, (04) :305-309
[3]   不同处理方法和贮藏时间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J].
乔亚科 ;
李桂兰 ;
王文颇 ;
高书国 ;
毕艳娟 .
种子, 2003, (03) :33-34
[4]   马占相思种子休眠的研究 [J].
符近 ;
尤瑞麟 ;
顾增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6) :79-85
[5]   野生大豆籽粒吸水性的探讨 [J].
李光发,黄文,曲刚,王生民 .
大豆科学, 1994, (04) :376-379
[6]   豆科种子鉴别方法的研究——Ⅳ.种子的内部结构 [J].
张义君 ;
周琦霞 .
种子, 1986, (01) :14-17
[7]  
野生大豆和栽培种大豆种子形态和种皮结构的比较研究.[J].张义君.种子.1985, 04
[8]   豆科种子鉴别方法的研究——Ⅱ.种子的外部特征 [J].
张义君 .
种子, 1983, (02) :12-16+6
[9]  
大豆的分类问题.[J].王金陵;.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1976, 01
[10]  
种子学.[M].颜启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