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内部构成及不均一性露头研究

被引:25
作者
焦养泉
李思田
杨士恭
陈俊亮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华北石油地质局
关键词
内部构成; 河道单元; 储层岩性相; 不均一性; 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论证了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内部构成是产生储层砂体不均一性的根本原因,成岩作用(富铁钙质胶结作用)使沉积不均一性更加复杂化,河口坝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三角洲前缘的主要组成部分,口坝砂体中沉积事件间的不连续面和沉积构造产生了垂向不均一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河道单元,河道单元被一系列底冲刷面或内冲刷面(第三/第四级界面或第五级界面)区分开,储层岩性相又是河道单元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河道单元中,沉积构造、粒度、填隙物和分选性等参数的不均一性变化取决于古水流强度的变化,砂体内部构成和不均一性严格地控制着储层内部高孔隙度、渗透率和流动单元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51+531 +5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延安组双壳类生态组合 [J].
卢宗盛 ;
黄其胜 ;
焦养泉 .
地球科学, 1992, (03) :353-361+368
[2]   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及聚煤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延安组Ⅱ单元为例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杨士恭 .
地球科学, 1992, (02) :113-120+241
[3]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木地区浅湖三角洲沉积作用及煤聚集 [J].
胡元现 ;
李思田 ;
杨士恭 .
地球科学, 1989, (04) :379-390+458
[4]   陕甘宁盆地晚三叠世的三角洲 [J].
李克勤 .
沉积学报, 1986, (01) :86-95
[5]   陕甘宁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系延长统低渗透砂体和次生孔隙砂体的形成 [J].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1985, (02) :1-17+151
[6]  
湖泊沉积体系与油气.[M].周书欣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
[7]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郑浚茂;庞明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8]  
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M].裘亦楠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9]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发育、沉积与油气.[M].关士聪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10]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