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裂谷存在吗?

被引:17
作者
何斌
徐义刚
肖龙
王雅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广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州,广州,武汉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攀枝花—西昌裂谷; 峨眉山玄武岩; 地幔柱; 大陆裂谷; 伸展构造; 上扬子西缘;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3.06.003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陆裂谷以地幔上隆、岩石圈伸展、减薄、断陷和沉降为特征,伸展构造环境是大陆裂谷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本质特征。中国学者以前所认为攀枝花—西昌裂谷的主要标志是海西期层状堆晶杂岩、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印支期环状碱性杂岩和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沉积。最近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攀西地区海西期—印支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是地幔柱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裂谷作用的产物。进一步对上扬子西缘二叠纪—三叠纪的沉积作用和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攀西地区不存在裂谷盆地沉积。该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为古陆隆起遭受剥蚀,晚三叠世断陷型类磨拉石建造是前陆走滑复合盆地的产物。本文根据对攀西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的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构造特征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综合研究对攀西裂谷的存在提出质疑,并以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为主线探讨了攀西地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572 / 5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