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1
作者
王承德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丹参; 骨质疏松; 骨质密度; 仙灵脾; 补气药; 补骨脂; 申姜; 补阳药; 骨碎补; 鹿角胶; 淫羊藿; 肾虚; 补肾密骨液; 胡桃肉; 分型论治; 基本方; 地鳖虫; 活血祛瘀药; 土鳖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8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 骨质疏松是指体内骨组织绝对减少,使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腰腿痛,骨痛,乏力,脊椎压痛,易于骨折等。据统计,55岁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9.6%,60岁年龄组为70%,说明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多发病,尤以女性为多。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多本病患者,对老年人健康危害极大,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是风湿病和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防治措施方法虽多,但尚未有重大突破。该病属于中医的“骨痿”、“骨痹”范畴。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