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在失业回滞现象吗?

被引:31
作者
丁守海 [1 ]
蒋家亮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失业回滞; 新凯恩斯; 菲利普斯曲线; 产出缺口;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01.006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试图考察我国是否存在失业回滞现象。鉴于失业率数据的缺失,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借鉴Gordon(1989)模型以及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产出缺口对通胀率影响的检验方法并设计了度量失业回滞程度的指标。通过对1992~2012年宏观季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存在明显的失业回滞现象,程度大约介于0.55~0.75之间。进一步分析表明,失业回滞主要源于内部人协议的作用,而制度刚性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作用。最后,我们就如何消除失业回滞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产出缺口价格效应的转变趋势——基于劳动力条件变化的视角 [J].
丁守海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61-75
[2]   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 [J].
丁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4-21+219
[3]   中国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研究 [J].
杨小军 .
统计研究, 2011, 28 (02) :13-18
[4]   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J].
郑挺国 ;
王霞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129-142
[5]   基于小波降噪方法和季度数据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 [J].
杨天宇 ;
黄淑芬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15-126
[6]   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效应分析——兼论《劳动合同法》的交互影响 [J].
丁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85-102+223
[7]   我国是否存在失业回滞效应?——基于第一、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实证分析 [J].
杨子晖 ;
张光南 ;
温雪莲 .
南方经济, 2009, (10) :8-17
[8]   中国的通胀、通胀预期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开放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下的实证分析 [J].
耿强 ;
张永杰 ;
朱牡丹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4) :23-35
[9]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J].
陈彦斌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50-64
[10]   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美国经验 [J].
张成思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