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地区产业演替及资源基础分析——以舟山群岛为例

被引:14
作者
楼东
谷树忠
朱兵见
刘盛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浙江海洋学院
关键词
舟山; 产业; 演替; 资源; 优势; 遴选;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5.04.01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市产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前,是以产业结构渔业占绝对地位的单一结构阶段;1993—1998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末以来,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时期,即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加阶段。根据海岛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特点,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舟山市应定位为生态型的港口旅游城市。以港口及临港工业为主导,以海岛旅游和海洋经济为特色,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海岛地区的主导产业应体现海岛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以集群性环保型产业为主。同时由于海岛地区淡水资源缺乏,主导产业也应着重选择低耗水型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海岛资源的持续利用 [J].
陈可馨 ;
陈家刚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0-63
[3]  
舟山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舟山市统计局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