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封思贤
居维维
李斯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基于1991~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美欧影子银行属于资产证券化主导发展模式,主要通过金融衍生各个环节上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冲击来加剧金融不稳定;中国的影子银行属于信贷主导发展模式,主要通过社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和银行稳定等渠道来威胁金融稳定。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程度已远远超过通胀率风险、银行自身风险等因素且存在时滞效应。强化影子银行创新功能与完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影子银行”部分实现金融改革目标 [J].
巴曙松 .
经济, 2012, (Z1) :19-19
[2]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
[3]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实证及宏观审慎对策研究 [J].
葛志强 ;
姜全 ;
闫兆虎 .
金融发展研究, 2011, (04) :57-60
[4]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J].
易宪容 .
江海学刊, 2009, (03) :70-76+238
[5]  
未观测金融与经济运行[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李建军, 2008
[6]  
Regulating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J] . Gary. Gorton,Andrew. Metrick.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 2010 (2)
[7]  
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 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parison[J] . Carmen M. Reinhart,Kenneth S. Rogoff.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8 (2)
[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8/E .2 Krugman P R.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