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16
作者
贾丽 [1 ]
刘建华 [2 ]
张璐 [1 ]
徐聪珑 [1 ]
徐国梅 [2 ]
谢忠雷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镍矿区; 耕地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吉林省;
D O I
10.13327/j.jjlau.2015.2532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土壤中重金属是一种潜在的污染物,其长期性、隐蔽性、不可逆性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难以消除和修复治理,而矿山开采和冶炼可对矿区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明确吉林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Cd)的污染程度,通过对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土壤样品采集和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和Cd的含量分别为12.26~195.70,70.50~116.50,16.76~650.30,0.33~60.55,10.72~103.40,0.01~0.37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48.39,91.06,93.71,9.71,26.04,0.11 mg/kg;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Cu、Zn、Ni、Cd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2.83,1.13,4.38,1.10倍,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低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50%的采样点为安全或警戒级,30%的采样点为轻污染,7.5%的采样点为中污染,12.5%的采样点为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均为轻微。这说明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耕地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潜在环境污染效应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5+374 +3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环境土壤学.[M].陈怀满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2]  
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  
某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及植物中重金属测定与污染特性分析.[D].周佳丽.昆明理工大学.2012, 01
[4]  
马鞍山重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D].刘慧.合肥工业大学.2012, 06
[5]  
钼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D].曲蛟.东北师范大学.2007, 05
[6]   基于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 [J].
赵昕 ;
朱永娟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5 (05) :583-586+596
[7]   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J].
甘国娟 ;
刘伟 ;
邱亚群 ;
李科林 ;
侯红波 ;
彭佩钦 ;
廖柏寒 .
环境化学, 2013, 32 (01) :132-138
[8]   贵州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J].
孟忠常 ;
吴迪 ;
邓琴 ;
秦樊鑫 ;
李存雄 ;
罗充 ;
吴坤 .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08) :218-221
[9]   鞍山市铁矿区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J].
郭冬艳 ;
李月芬 ;
王冬艳 ;
孙超 ;
付强 ;
何洪君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3 (05) :551-557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J].
郭笑笑 ;
刘丛强 ;
朱兆洲 ;
王中良 ;
李军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5) :88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