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制度转型和国家治理的视角

被引:34
作者
田国强 [1 ]
陈旭东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制度转型; 发展与治理; 国家公共治理模式;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5.05.005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的现象,有可能较快地跨越或避免,也可能长时间没能跨越,其关键看处理陷阱的方式是否有效和得当,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系到一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轻易否定它,弄得不好可能对转型发展的国家带来重大的失误。尽管"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来衡量的,但其内在本质还是制度转型困境,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治理这两大内在逻辑关系,使政府失效、市场扭曲/失灵、社会失范同时存在和相互牵绊,以致滞留在转型途中。中国避免及跨越"陷阱"的治理之道在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即通过合理界定和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来实现从发展型的全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有限政府的转型,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的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国家公共治理模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富民才能强国的经济学内在逻辑 [J].
田国强 ;
夏纪军 ;
陈旭东 .
学术月刊, 2013, 45 (11) :65-74
[2]   当前我国腐败与反腐败的六个发展趋势 [J].
过勇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1) :60-63
[3]   中国经济转型的内涵特征与现实瓶颈解读 [J].
田国强 .
人民论坛, 2012, (35) :6-9
[4]   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J].
田国强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03) :34-39+47
[5]   总量调控与局部调控优劣比较——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反思 [J].
周学 .
经济学动态, 2012, (02) :11-20
[6]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7]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J].
刘福垣 .
南风窗, 2011, (16) :76-78
[8]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J].
刘伟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01) :4-11
[9]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 [J].
马晓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11) :3-11
[10]   高度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J].
马克 .
人民论坛, 2010, (19) :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