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新论

被引:16
作者
王志祥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绑架罪; 杀害被绑架人行为; 包容加重犯; 犯罪既遂模式;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8.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4.3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在绑架人质阶段,绑架罪的暴力方法不可能表现为"杀害被绑架人";在控制人质阶段,"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不受行为人是否勒索到财物或其他不法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影响。"杀害被绑架人"的犯罪形态属于包容加重犯。"杀害被绑架人"是针对故意杀死被绑架人(故意杀人既遂)而言的;在控制人质阶段,针对被绑架人实施杀人行为而被绑架人未死亡的情形属于绑架罪包容加重犯的未完成形态,对该种情形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9条第1款"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规定,并结合未完成形态犯罪的一般处罚原则进行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数额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 [J].
王志祥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4) :132-140
[3]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 [J].
王志祥 .
法商研究, 2007, (03) :119-129
[4]   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研究 [J].
张明楷 .
法学评论, 2006, (03) :17-24
[5]   行为加重犯研究 [J].
楼伯坤 ;
林国蛟 .
法学家, 2005, (02) :125-132
[6]   合并犯综论 [J].
孙国祥 .
江海学刊, 2004, (02) :108-113
[7]   结合犯立法刍议 [J].
陈庆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6) :56-59
[8]   绑架罪罪数认定研究 [J].
刘树德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03) :38-44
[9]   论包容犯与我国刑法立法 [J].
郝守才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3) :73-76
[10]   论我国新刑法中的结合犯 [J].
刘宪权 ;
桂亚胜 .
法学, 2000, (08)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