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7
作者
沈振枢
程果
葛同明
机构
[1] 青海省地矿局盐湖勘查开发研究院
[2] 地矿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磁性地层学; Q/N 界面; 新构造运动; 差异升降; 沉积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柴达木各主要成盐盆地中8个深孔的古地磁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解释,其结果与古地磁极性年表可以对比。其中除布容正极性带未能确定亚带外,在松山负极性带中,哈拉米洛、奥尔都维、留尼旺亚带均全部出现.并在 B/M 界限之下、哈拉米洛亚带之上还出现一个正极性亚带,其年代接近0.8Ma,相当于上桂亚带;在高斯正极性带中,出现凯纳和马莫斯亚带;在吉尔伯特负极性带中显示了科奇蒂、努尼瓦克、西杜夫和斯瓦拉亚带。结合孢粉资料,Q/N 气侯界面与古地磁 M/G 界面大致吻合,据平均沉积速率推算,年代为2.508—2.564Ma。结合第四纪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首次确定了青藏高原中的两次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期,其年代分别为2.80—2.00Ma,1.60—1.10Ma,并认为差异升降是造成柴达木西北部与东南部沉积速率变化规律相反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孢粉学研究.[M].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 [2] 黄土与环境.[M].刘东生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