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段式和两段式纳滤与反渗透膜除砷对比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晓伟 [1 ,2 ]
刘文君 [1 ]
李德生 [3 ]
常芳芳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3]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单段/两段膜系统; NF膜; RO膜; 截留率; 回收率; 膜通量; 膜污染;
D O I
10.13789/j.cnki.wwe1964.2010.07.035
中图分类号
TU991.2 [净水工程(给水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分别采用一级单段式和两段式NF与RO膜系统,研究了其对地下水中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的截留性能与机理、水质影响、预氧化以及膜污染。结果表明:单段式NF/RO膜对电中性As(Ⅲ)的截留率均较低,分别小于30%和56%,而对As(Ⅴ)截留率均较高,分别大于80%和95%,电荷排斥机理显著。次氯酸钠预氧化As(Ⅲ),总砷的截留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原水中共存离子、pH对NF膜截留As(Ⅴ)的影响较大,对RO影响较小。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两段式NF/RO膜较单段式的NF/RO膜对砷的截留性能基本保持稳定,而膜通量和系统回收率均有明显提高,NF膜更理想。ESEM/EDS分析得出,膜表面污染物以钙盐结晶体为主,化学清洗可使膜系统性能得到恢复,NF膜可完全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关于膜技术在饮用水除砷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J].
杨凡 .
科技资讯, 2009, (18) :7-7
[2]  
共存氯离子对饮用水纳滤除氟的影响研究[J]. 马伟芳,刘文君.环境科学. 2009(03)
[3]   采取合理措施 避免跨界污染——贵州独山瑞丰矿业砷污染事件解析 [J].
陈明 .
环境保护, 2009, (03) :63-64
[4]  
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J]. 刘燕.给水排水动态. 2008(06)
[5]  
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J]. 刘燕.给水排水动态. 2008 (06)
[6]   壳聚糖絮凝-超滤法去除水中微量砷附视频 [J].
白艳 ;
王志 ;
樊智锋 ;
王纪孝 ;
王世昌 .
膜科学与技术, 2008, (03) :87-94
[7]   贵州省都柳江砷污染事件的应急供水技术与实施要点 [J].
张晓健 ;
陈超 ;
李勇 .
给水排水, 2008, (06) :14-18
[8]   纳滤膜去除水中砷的研究 [J].
夏圣骥 ;
高乃云 ;
张巧丽 ;
董秉直 ;
徐斌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4) :565-568
[9]   压力驱动膜技术在饮用水除砷中的应用 [J].
李晓波 ;
胡保安 ;
顾平 .
卫生研究, 2007, (03) :395-398
[10]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王琳,王宝贞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