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烟囱效应——礁滩相岩性气藏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

被引:22
作者
刘殊 [1 ]
范菊芬 [2 ]
曲国胜 [1 ]
郭旭升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
[3] 中国石化南方海相勘探公司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生物礁; 滩;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地震模糊带称为气烟囱,发现和识别气烟囱是寻找大型气藏的有效方法。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气藏是礁滩相岩性气藏,礁、滩作为一个独立的岩性体,与周围的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较大,由此在构造应力场中形成力学尖点,从而产生气烟囱效应。已知的黄龙场、普光等气田,其气烟囱普遍存在。点礁通常形成下方的气烟囱,台缘礁通常在上方形成气烟囱;礁滩相在构造运动中控制了断层的发育过程,凸起的礁滩相上方可能发育对冲断层;斜坡较陡的台缘礁可能发育叠置的逆冲断层;礁、滩两侧边缘的断层一般都比较发育。断层发育加强了气烟囱效应。模拟试验验证了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根据气烟囱地震相特征,预测黑池梁存在一个大型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174 +1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地震响应特征及勘探展望 [J].
王罗兴 ;
谢芳 ;
李油 .
天然气工业, 2000, (05) :26-28+8
[2]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方法研究 [J].
刘划一 ;
王一刚 ;
杨雨 ;
张静 ;
余晓锋 ;
李红琳 .
天然气工业, 1999, (04) :26-31+4
[3]  
裂缝性油气储集层评价方法.[M].周文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