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闪放电对云内电荷和电位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41
作者
谭涌波 [1 ]
陶善昌 [1 ]
祝宝友 [1 ]
马明 [2 ]
吕伟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云闪; 感应电荷; 电位分布变化; 静电能量变化; 电荷中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我们应用改进的随机闪电参数化方案,对两次雷暴的起、放电过程进行了二维12.5m和250m分辨率云闪模拟试验,分析表明高分辨率模拟的云闪通道几何结构、延伸范围和最大垂直电场变化等特征与观测结果更为一致,并且揭示了云闪放电重新配置云内电荷分布和空间电荷中和过程的一种新的物理图像:(1)云闪的直接物理效应是在已有的空间电荷区内沿着放电通道沉积异极性电荷、形成复杂的空间电荷分布,有效地导致云中电位和场强绝对值及静电场能量剧烈下降,使放电终止.其中:放电后在闪电通道经过主要区域,电位降到±30MV之间,垂直电场强度也降到±20kV.m-1之间,一次正或负云闪估计消耗掉107~1010J静电能;(2)云中电荷中和不是正、负空间电荷简单地直接相互抵消的瞬态过程,而是广泛分布的云中空间电荷与通道沉积的异极性电荷通过湍流交换、平流输送、重力沉降以及起电等多种因素逐渐混合并部分被中和的一个后续慢过程,其弛豫时间典型值在14~44s之间,在此期间通道感应电荷总量下降到50%以下.并残余部分电荷参与后续放电前高空间电荷密度和强电场的重建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53 / 106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宽带干涉仪观测云内闪电通道双向传输的特征 [J].
董万胜 ;
刘欣生 ;
陈慈萱 ;
张义军 ;
王怀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17-321
[2]   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拟研究Ⅰ:模式及其电过程参数化方案 [J].
孙安平 ;
言穆弘 ;
张义军 ;
张鸿发 ;
黄美元 .
气象学报, 2002, (06) :722-731
[3]   论闪电先导的双向传输 [J].
王才伟 ;
言穆弘 ;
刘欣生 ;
张义军 ;
董万胜 ;
肖庆复 ;
张翠华 .
科学通报, 1998, (10) :1198-1202
[4]   雷暴非感应起电机制的模拟研究Ⅰ.云内因子影响 [J].
言穆弘 ;
刘欣生 ;
安学敏 ;
张义军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6, (04) :40-42+44-46+48-52
[5]   积雨云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一)微物理模式 [J].
胡志晋 ;
何观芳 .
气象学报, 1987, (04) :467-484
[6]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bi-level and branched structure of intracloud lightning flashes [J].
Yongbo Tan ;
Shanchang Tao ;
Baoyou Zhu ;
Ming Ma ;
Weitao Lu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6, 49 :66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