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棉区棉花品种演替与主要性状演变趋势研究

被引:3
作者
孙杰
褚贵新
张文辉
金文虹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科系
关键词
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演替,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择了新疆特早熟棉区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12个有代表性的推广品种(系)及审定品种,分成5个时期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演变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换,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大,新育成品种产量的遗传增益每年每公顷9.3kg。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棉花品种衣分、衣指和结铃性的提高,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以每时间段0.2mm的速度递增,纤维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并没有多大提高,而且近期育成品种还明显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河南省1963~1993年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遗传增益 [J].
张泽民 ;
刘丰明 ;
李雪英 .
作物学报, 1998, (02) :182-186
[2]   新疆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现状及对策分析 [J].
孙杰 ;
赖先齐 ;
刘干 ;
易红霞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17-20
[3]   世界棉花育种科技水平进展与发展对策 [J].
王淑民 .
棉花学报, 1996, (01)
[4]   棉花育种对湖北棉花产量的贡献及品种性能演变趋势分析 [J].
张金发 ;
刘金兰 ;
孙济中 .
湖北农业科学, 1993, (07) :1-5
[5]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与发展方向 [J].
吴兆苏 ;
魏燮中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3)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