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河网水体氮污染对氮循环菌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魏志远 [1 ]
王婷 [1 ,2 ]
徐凯 [1 ]
许磊 [1 ]
滕一鸣 [1 ]
蔡贤雷 [1 ,2 ]
机构
[1]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
[2] 浙南水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氨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氮污染; 平原河网; 最大可能数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5 ;
摘要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对平原河网地区不同氮污染程度河道水体中浮游、颗粒附着及底泥中的氨化、亚硝化、硝化和反硝化菌进行测定,研究水体氮污染程度对氮循环菌不同种群的影响效应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浮游、颗粒附着和底泥中亚硝化菌的丰度随着水体氮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但不同氮污染程度下氮循环菌种群结构组成之间差异不大,而浮游、颗粒附着及底泥生活类型之间的氮循环菌种群结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浮游与底泥中氮循环菌种群组成结构之间差异最大.在氮污染水体中,浮游、颗粒附着和底泥氮循环菌中均以氨化菌为优势种群,显著高出其他氮循环菌种群多个数量级,而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丰度相对较低,反硝化菌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存在相对较高的丰度,不同氮循环菌种群组成比例存在失衡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12 / 8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曝气方式下SBR亚硝化的实现及NO2--N积累效果 [J].
李亚峰 ;
马晨曦 ;
张驰 .
环境工程学报, 2014, 8 (11) :4561-4567
[2]   感潮河流沉积物中溶解氧对硝化细菌垂向分布的影响 [J].
杨旭楠 ;
林兴锐 ;
符诗雨 ;
吴群河 ;
张仁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 (05) :91-96
[3]   温瑞塘河河网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纪晓亮 ;
商栩 ;
朱元励 ;
梅琨 ;
张明华 .
环境化学, 2013, 32 (04) :702-703
[4]   常温低氨氮污水生物滤池部分亚硝化的实现 [J].
王俊安 ;
李冬 ;
张杰 ;
李占 ;
陶晓晓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2, 38 (01) :121-125
[5]  
长江口低氧区异养细菌及氮磷细菌分布[J]. 杜萍,刘晶晶,曾江宁,陈全震,江志兵,朱旭宇.应用生态学报. 2011(05)
[6]   象山港海域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海丽 ;
杨季芳 ;
陈吉刚 ;
石刚德 ;
冯辉强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4) :752-762
[7]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and bacterioplankton biomass in Sanya Bay,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 ZHOU Weihua1,2,3,4, LI Tao1,2, CAI Chuanghua1,2, HUANG Liangmin1,2, WANG Hankui1,2, XU Jirong1,2, DONG Junde1,2, ZHANG Si1,21. LED and LMB,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2. Tropical Marine Biological Research Station in Haina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anya 572000,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Geoc
[8]   滩涂贝类养殖环境的细菌分布 [J].
刘慧慧 ;
薛超波 .
生态学报, 2008, (01) :436-444
[9]   东湖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J].
刘东山 ;
罗启芳 .
环境科学, 2002, (03) :29-35
[10]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M]. 科学出版社 , 李振高,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