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

被引:19
作者
赵景波 [1 ,2 ]
李艳芳 [1 ]
董雯 [3 ]
王娜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 渭南师范学院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干旱灾害; 清代; 灾害等级; 发生原因; 陕西;
D O I
10.13866/j.azr.2008.06.017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通过对清代关中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学分析,对该时期关中地区的干旱灾害等级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从1644-1912年的267年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03次,平均每2.6年发生1次;轻度旱灾37次,占旱灾总数的35.9%;中度旱灾发生44次,占旱灾总次数的42.7%;大旱灾发生17次,占旱灾总数的16.5%;特大旱灾发生5次,占干旱灾害总数的4.8%;从清代早期到晚期干旱灾害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特征。清代干旱灾害变化可分为2个主要阶段,在1644-1770年的126年为旱灾较低发生期,在1770-1909年的141年为旱灾较高发生期。年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和降水分配不均是该区发生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72 / 8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陕北黄土高原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刘引鸽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49-55
[2]   历史时期关中平原水旱灾害与城市发展 [J].
殷淑燕 ;
黄春长 ;
仇立慧 ;
贾耀锋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77-82
[3]   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趋势及适应对策 [J].
刘晓清 ;
赵景波 ;
于学峰 .
干旱区研究, 2006, (04) :627-631
[4]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J].
丁敏 .
泰山学院学报, 2005, (06) :89-93
[5]   陕西水旱灾害探讨 [J].
李惠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03) :65-67
[6]   中国降水异常的特征分析 [J].
邹波 ;
刘式达 .
气象学报, 2003, (04) :474-479
[7]   清代陕西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J].
孟晋 .
史学月刊, 2002, (10) :37-40
[8]   关中地区历史特大干旱探讨 [J].
张玉芳 ;
邢大韦 ;
刘明云 ;
粟晓玲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 (03) :15-18+22
[9]   连续干旱对土壤干层深度及植物生存的影响 [J].
付明胜 ;
钱卫东 ;
牛萍 ;
马光亮 .
干旱区研究, 2002, (02) :71-74
[10]   陕西省干旱灾害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J].
石忆邵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4, (03)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