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
被引:19
作者:
赵景波
[1
,2
]
李艳芳
[1
]
董雯
[3
]
王娜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 渭南师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干旱灾害;
清代;
灾害等级;
发生原因;
陕西;
D O I:
10.13866/j.azr.2008.06.017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通过对清代关中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学分析,对该时期关中地区的干旱灾害等级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从1644-1912年的267年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03次,平均每2.6年发生1次;轻度旱灾37次,占旱灾总数的35.9%;中度旱灾发生44次,占旱灾总次数的42.7%;大旱灾发生17次,占旱灾总数的16.5%;特大旱灾发生5次,占干旱灾害总数的4.8%;从清代早期到晚期干旱灾害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特征。清代干旱灾害变化可分为2个主要阶段,在1644-1770年的126年为旱灾较低发生期,在1770-1909年的141年为旱灾较高发生期。年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和降水分配不均是该区发生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72 / 87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