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丹参酮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药和大鼠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
刘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刘建平
杜志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杜志永
朱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朱丽
机构
:
[1]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2]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来源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05年
/ 02期
关键词
:
丹参酮ⅡA;
固体脂质纳米粒;
体外释药;
肠吸收特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目的 考察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 (TA SLN)的体外释药性质,研究肠道最佳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方法 用透析法测定TA SLN体外释药速率,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考察肠道吸收行为。结果 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具有缓释特性。在十二指肠,TA SLN与丹参酮ⅡA溶液的吸收率差异无显著性(P>0 05),在空肠、回肠和结肠段,TA SLN与丹参酮ⅡA溶液的吸收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5)。丹参酮ⅡA溶液在各肠段的吸收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5),但TA SLN在结肠段的吸收率高于其它肠段,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在纳米粒浓度较高时,吸收趋向饱和;加入空白纳米粒,未增加纳米粒小肠吸收率;降低Na+浓度以及加入吸收促进剂(脱氧胆酸钠、吐温 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能量抑制剂(2, 4 二硝基苯酚)均使纳米粒小肠吸收率增加。结论 TA SLN在体外释放介质中可缓慢持续释药;结肠是TA SLN的最佳吸收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J].
杜志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杜志永
;
刘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刘建平
;
朱家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朱家壁
;
谭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谭力
.
中国药学杂志,
2004,
(08)
:55
-57
[2]
吸收促进剂在口服制剂中增强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J].
文爱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
文爱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永培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0,
(06)
:354
-357
[3]
丹参酮、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天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桥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舟琪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7,
(01)
:51
-53
[4]
The Oral Absorption of Micro- and Nanoparticulates: Neither Exceptional Nor Unusual[J] . Alexander T. Florence.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1997 (3)
←
1
→
共 4 条
[1]
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J].
杜志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杜志永
;
刘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刘建平
;
朱家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朱家壁
;
谭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谭力
.
中国药学杂志,
2004,
(08)
:55
-57
[2]
吸收促进剂在口服制剂中增强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J].
文爱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
文爱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永培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0,
(06)
:354
-357
[3]
丹参酮、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天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桥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舟琪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7,
(01)
:51
-53
[4]
The Oral Absorption of Micro- and Nanoparticulates: Neither Exceptional Nor Unusual[J] . Alexander T. Florence.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1997 (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