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前平原动水条件下地下调蓄功能实验研究——以滹沱河冲洪积平原为例

被引:20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刑开
刘克岩
王金哲
申建梅
刘广联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勘查院
[3] 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石家庄市
[5] 石家庄市
[6]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7] 南京
关键词
山前冲洪积平原; 动水条件; 河道渗漏; 补给地下水; 非线性过程;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4.01.009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实验研究表明 ,在河道过水动水条件下 ,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总过水量、过水时间有关 ,而且还与河道过水流量的大小有关 ;平均每增加 1个流量 ,引起距河道 95m处地下水位上升 0 .0 31~ 0 .0 36m。距河道不同距离的地下水 ,获取河道渗漏补给的初始时间和强度存在一个随着距离增长而逐步衰减的过程 ;但是地下水位对河道渗漏补给的响应规律是一致的 ,初期为补给强度快速增大过程 ,达到极限后 ,转变为缓慢衰减过程。最有利地下水获取河道渗漏补给的地下水位埋深为 2 .0~ 2 .5m ,入渗速率大小与河道地层岩性有关。一般规律是 ,颗粒愈粗 ,入渗率愈大 ;当地下水埋深小于 2 .0m时 ,受支持毛细水顶托作用影响 ,亚沙土比粉沙的入渗率大。总之 ,山前冲洪积平原具有较强的地下调蓄能力 ,但不恒量 ,是随着各种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海河流域平原深层地下水补给特征及其可利用性 [J].
张光辉 ;
费宇红 ;
陈宗宇 ;
王金哲 ;
刘广联 .
地质论评, 2002, (06) :651-658
[2]   海河流域平原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动因与效应 [J].
张光辉 ;
费宇红 ;
李惠娣 ;
聂振龙 ;
申建梅 ;
曹寅白 ;
阎永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2) :32-36
[3]   滹沱河断流区水环境劣变特征与地下调蓄潜力 [J].
费宇红 ;
陈树娥 ;
刘克岩 .
水利学报, 2001, (11) :41-44
[4]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M]. 地质出版社 , 籍传茂, 1999
[5]  
河北地下水[M]. 地震出版社 , 陈望和等编著, 1999
[6]  
Interactions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the state of the science[J] . Marios Sophocleous.Hydrogeology Journal . 2002 (1)
[7]  
Artificial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J] . Herman Bouwer.Hydrogeology Journal . 2002 (1)
[8]  
Recharge and groundwater models: an overview[J] . Ward Sanford.Hydrogeology Journal . 2002 (1)
[9]  
Groundwater recharge: an overview of processes and challenges[J] . Jacobus J. de Vries,Ian Simmers.Hydrogeology Journal . 2002 (1)
[10]   Using groundwater levels to estimate recharge [J].
Healy, RW ;
Cook, PG .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2, 10 (01) :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