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地区环境脆弱形势

被引:4
作者
杨勤业,刘雪华,李国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计委
关键词
黄河中游,环境脆弱形势,制图,脆弱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文章以黄河中游地区为对象,研究和分析了其环境的脆弱形势,并编制了1:200万黄河中游地区环境脆弱形势图。将黄河中游地区的环境脆弱形势分成5类:紧张环境形势(较脆弱)、危急环境形势(脆弱)、危机环境形势(很脆弱)、灾难性环境形势及突发性灾害环境形势。区分上述不同环境形势的指标因子很广泛,结合黄河中游地区的特殊性以及环境主导因子规律,主要选择了污染、地方病、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森林退化、风蚀沙化、土壤盐碱化等因子。所编制的环境脆弱形势图反映了4方面的内容:(1)不同景观类型、地理系统和区域的自然人口承载能力;(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和自然环境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起因、特征和程度;(3)自然环境对人类干扰的敏感性及社会经济的弱点;(4)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果及其同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反响。在制图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了该地区脆弱环境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将环境形势、区域分布规律和主导指标因子结合起来,将黄河中游地区划分成8个区,为对整治不同脆弱形式和程度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M].杨勤业主编;.气象出版社.1993,
[2]  
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M].唐克丽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M].赵桂久等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  
黄土高原地区工矿和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91,
[5]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资源及其合理利用.[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6]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91,
[8]  
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水资源组地下水研究组编;.学苑出版社.1990,
[9]   中国的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域 [J].
杨勤业 ;
张镱锂 ;
李国栋 .
地理研究, 1992, (04)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