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血管性痴呆(VD)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i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和VD模型,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NO2-/NO3-法)测定脑缺血至痴呆形成过程中不同时点,以及分别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位硝基左型精氨酸(L-NNA)和底物左型精氨酸(L-Arg)干预后海马区NO水平,并采用迷宫试验对各组进行行为学定量测定。结果4-VO组术后30分钟海马区NO水平明显增高,3小时达到高峰,3天后开始下降,至VD形成时又明显升高〔分别为(7.10±1.17)、(15.82±0.98)、(6.99±1.27)、(12.11±1.07)μmol/L,均为P<0.01〕;2周左右迷宫试验提示有VD形成。L-NNA干预组和L-Arg干预组术后30分钟海马区NO水平,前者显著降低〔(1.86±0.59)μmol/L,P<0.01〕,VD出现提前(1周左右);而后者显著增高〔(16.25±1.17)μmol/L,P<0.01〕,VD出现延迟(3周左右)。术后2个月时,4-VO及药物干预组学习、记忆成绩再无明显改变,且3组相近。结论NO参与了急性脑缺血及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