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7
作者
王林辉 [1 ]
宋冬林 [2 ]
董直庆 [3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长春税务学院
[3]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文献综述;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9.12.003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针对国内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回顾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前沿经验研究文献,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经济增长、高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根源在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总结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计方法主要包括不变质量价格指数法、C-M方法和生产函数法。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还主要局限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成成分分解,或只涉及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定性分析或存在性检验。当然,如何有效剥离并精确测度依附于资本投资和设备更新过程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是前沿文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2]   设备投资、体现型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跨国经验分析 [J].
黄先海 ;
刘毅群 .
世界经济, 2008, (04) :47-61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7, (11) :18-31
[4]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5]   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黄先海 ;
刘毅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52-60
[6]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7]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8]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由东亚增长模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 (10) :28-34
[9]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Growth[J] . Ola Olsso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2005 (1)
[10]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Aggregate Dynamics [J].
Andolfatto, David ;
MacDonald, Glenn M. .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 1 (02) :33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