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福州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杨仁崔,梁康迳,王乃元,李征,蔡文华,李文
机构:
[1] 福建农业大学,福建省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花粉率;气温;温敏期;不育临界温度;可育期的自交结实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取湖北光敏核不育稻农垦58s转育成的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6111s、Ks─14、培矮64s和新发现育成的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5460s─34、安农s-6、衡农s-1。分期播种,研究不育花粉率、自交结实率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认为,各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温度左右;对温度的敏感期除了减数分裂期外,在花前20天左右又有另一温敏期;各不育系全不育的临界温度都很高,且差异不大,为29.4─31.0℃,但高不育花粉率的临界温度差异较大,在20.7─28.1℃范围;各不育系在可育期都未能达到完全正常结实的程度,而在不育期都仍有少量黑染花粉和自交结实;以农垦58s转育成的籼稻不育系同新发现育成的籼稻不育系比较,表现在减数分裂期较低的高不育临界温度,可育期较低的自交结实率和不育期较多的自交结实,其中W6154s和W6111s有较明显的另一温敏期。本文还就光温敏核不育系种质利用及其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