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滞洪区洪水灾害链式类型特征及防御措施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发文
张行行
宫爱玺
牛亚峰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文学及水资源; 蓄滞洪区; 灾害链; 周期规律; 阶段; 防御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73 [蓄洪、滞洪、避洪建筑];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蓄滞洪区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沿岸大堤的洪水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蓄滞洪区内发生重大灾害。依据灾害系统理论与洪灾形成规律,系统地研究文安洼蓄滞洪区洪水灾害链。研究发现,文安洼蓄滞洪区洪水灾害属于雨-洪灾害链,从洪水蔓延角度看,蓄滞洪区灾害链又属于支干流域灾害链和蔓延侵蚀灾害链耦合形式。在搞清蓄滞洪区灾害链基础上,通过对大清河流域历史洪水灾害分析,发现流域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周期规律,将其在时间进程上划分为平静期、过渡期和活跃期3个阶段,而对某一大洪水而言,其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又可划分为早、中、晚期3个阶段。针对不同洪水灾害链式阶段,采用不同的措施,即孕育阶段采用断链措施,潜在期采用防御措施,诱发阶段采用治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J].
周红波 ;
高文杰 ;
刘成清 .
灾害学, 2009, 24 (01) :6-12
[2]   基于流域系统的暴雨径流型灾害链——以湖南省为例 [J].
李景保 ;
肖洪 ;
王克林 ;
梁成军 ;
袁华斌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4) :30-38
[3]  
中国自然灾害影响评价方法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劲峰等著, 1993
[4]   Plutonium dispersal and health hazards from nuclear weapon accidents [J].
Mian, Z ;
Ramana, MV ;
Rajaraman, R .
CURRENT SCIENCE, 2001, 80 (10) :1275-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