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西南缘铀成矿的层位标定

被引:7
作者
焦养泉
吕新彪
杨生科
王正海
杨琴
吴立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水西沟群; 砂岩型铀矿床; 吐哈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吐哈盆地是中国最近发现的核资源基地,但在2000年以前,这里的地层问题一直困扰着铀矿的勘探和生产。针对目标地层的时代判别与对比,作者除了运用传统的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方法外,还成功地将泥岩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作为辅助标志应用其中。研究结果认为,目标地层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属于水西沟群,主要由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下段、西山窑组中段和西山窑组上段5个地层单位构成。铀矿化主要发育于西山窑组,其下段和上段是最主要的含矿层,中段为次要含矿层。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基本上无矿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吐哈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水西沟群泥岩矿物学特征与成因解释 [J].
杨琴 ;
焦养泉 .
中国核科技报告, 2003, (01) :69-79
[2]   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纪古植被与古气候及古环境的探讨 [J].
张代生 ;
付国斌 ;
秦恩鹏 ;
侯全政 ;
李兴亮 .
现代地质, 2002, (02) :147-152
[3]   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纪湖相动物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 [J].
张建平 ;
薛叔浩 ;
杨式溥 ;
吴因业 .
现代地质, 2000, (03) :373-378+397
[4]   吐鲁番—哈密盆地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 [J].
邵磊 ;
李文厚 ;
袁明生 .
沉积学报, 1999, (03) :435-441
[5]   新疆吐哈盆地地质古生物组合研究 [J].
洪友崇,梁世君,胡亭,侯杞昌 .
现代地质, 1995, (04) :426-440
[6]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烃地球化学.[M].王昌桂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7]  
中国西北侏罗纪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M].张泓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8]  
新疆吐鲁番-哈密聚煤盆地形成演化及聚煤规律.[M].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著;.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