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被引:20
作者
景存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全新世; 古文化遗址; 泥炭层; 太湖地区; 动物化石; 古地理环境;
D O I
10.13249/j.cnki.sgs.1985.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太湖地区,包括江苏省南部茅山以东,宜溧山地以北,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及上海市的部分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太湖地区处于江南古陆的东北端,中生代末期,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产生了上海、阳澄湖、太湖、常州几个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由于该区断续的下沉,在几个盆地内填满了第三纪、第四纪的沉积物。今日的太湖即位于古太湖构造盆地里。它是发育于冲积平原上的宽浅型构造湖。晚更新世玉木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在太湖平原上沉积了一层黄褐色、棕黄色、暗绿色粉砂质亚粘土(即下蜀粘土),在区内形成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地面。根据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动植物化石(亚化石)、泥炭层、古文化遗址,特别是气候变化等分析,全新世的古地理环境演变可分为: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中伞新世(距今7500~2500年),晚全新世(距今2500~现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海洋因素对镇江以下长江河段沉积的影响 [J].
李从先 ;
李萍 ;
成鑫荣 .
地理学报, 1983, (02) :128-140
[2]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 [J].
吴维棠 .
地理学报, 1983, (02) :113-127+207
[3]   太湖地区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蒋辉 .
地理科学, 1983, (01) :17-26+95
[4]   泥炭中某些元素在环境分析中的意义 [J].
张伟才 ;
曲星武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0, (04) :5-8
[5]   上海附近地层中海生鲸类的发现 [J].
曹克清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6, (04) :267-268+280
[6]   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 [J].
尹焕章 ;
张正祥 .
考古, 1962, (03) :147-1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