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偶源瞬变电磁工作装置及观测参数选择对比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显祥 [1 ,2 ]
温建亮 [3 ]
底青云 [2 ]
邓居智 [1 ]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3]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关键词
电性源; 瞬变电磁; 参数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325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电性源瞬变电磁具有快捷、探测深度大、对异常体探测效果好的特点,然而对其观测分量、装置、电流波形的选择还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为此本文做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电性源赤道装置与轴向装置的对比研究,表明赤道装置可以对地下结构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在探测相同深度时,轴向装置收发距较小,信噪比较高.通过对电流波形的研究表明,阶跃激励源激发的场视电阻率从早期到晚期很好的反映了地质结构从浅到深的变化,可以很好的勾勒地电结构的变化,而脉冲波激发的场对目标体反映明显,然而其视电阻率在过渡场阶段存在畸变现象.通过对Hz场和Ex场的研究表明,Hz场在小收发距时即可进行大深度探测,在小收发距下信号强度较高,其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Ex场需要在大收发距观测,对高阻体探测效果比Hz好.
引用
收藏
页码:913 / 9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多通道瞬变电磁m序列全时正演模拟与反演 [J].
齐彦福 ;
殷长春 ;
王若 ;
蔡晶 .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 (07) :2566-2577
[2]   电性源瞬变电磁初探 [J].
王显祥 ;
底青云 ;
唐静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 30 (02) :872-877
[3]   接地源短偏移瞬变电磁法研究展望 [J].
薛国强 ;
闫述 ;
陈卫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 (01) :177-181
[4]   接地源瞬变电磁短偏移深部探测技术 [J].
薛国强 ;
陈卫营 ;
周楠楠 ;
李海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1) :255-261
[5]   地形对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的影响研究(英文) [J].
唐新功 ;
胡文宝 ;
严良俊 .
AppliedGeophysics, 2011, 8 (04) :277-284+370
[6]   瞬变电磁法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J].
薛国强 ;
李貅 ;
底青云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4) :1195-1200
[7]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研究(二)——瞬变电磁场的求解方法 [J].
陈明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2) :55-58
[8]  
时间域电磁法原理[M]. 中南大学出版社 , 牛之琏, 2007
[9]  
电磁测深法原理[M]. 地质出版社 , 朴化荣编著, 1990
[10]  
频率域和时间域电磁测深[M]. 地质出版社 , (美)考夫曼(Kaufman,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