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与地震危险性估计

被引:67
作者
闻学泽
黄圣睦
江在雄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断裂带; 玉树; 断层带; 构造带; 构造特征; 主断裂; 拉分盆地; 拉分; 地震危险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综合野外调查,卫、航影象判读,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等资料,初步研究了北西向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探讨了拉分构造的发育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断裂带是一自中生代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第四纪以来以强烈的水平左旋剪切错动为主,水平与垂直位错之比约为10:1。从历史地震活动规律推断了在未来20—30年内,该带将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并具有发生M≥7级地震的危险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81 +81-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甘孜6级地震的活动特征与机制的初步研究 [J].
程万正 .
地震研究, 1983, (04) :619-628
[2]   则木河断裂的第四纪构造活动模式 [J].
闻学泽 .
地震研究, 1983, (01) :41-50
[3]   四川鲜水河带地震衰期中的间歇震 [J].
黄圣睦 .
地震研究, 1981, (03) :302-307
[4]  
西藏地震史料汇编[M]. 西藏人民出版社 ,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