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震旦系及其世界之对比

被引:17
作者
王鸿祯
机构
[1] 北京地质学院
关键词
震旦系; 陆台; 地槽; 寒武系; 地质构造; 岩系; 石英砂岩;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22年葛利普提出的震旦系,其定义是代表中国变质杂岩之上和含有化石的寒武系之下的一般不变质的沉积岩系。震旦系一名三十年来在我国普遍应用。本文将指出,在欧亚大陆及北美地区,与震旦系同义或部分相当的岩系名称有:苏联乌拉尔及俄罗斯陆台上的里费(Ри?епек)系、北极区的格林兰系和海波波利(Hyperboraem)系、北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92+587 +58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 [J].
赵宗溥 .
地质学报, 1954, (02) :169-195+216
[2]  
地史学教程[M]. 地质出版社 , 王鸿祯著, 1956
[3]  
Die Halbinsel Kola[J] . S. Bubnoff.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3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