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审判”下的司法困境

被引:33
作者
张冠楠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媒介审判; 舆论; 司法; 侵蚀; 矫正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新闻媒体本应具有一种柔性的,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但是"媒介审判"却扭曲了这种监督功能,让媒体去充当法官的法官,凌驾于司法之上。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动者和传播者,它依仗自己强大信息优势及足以主导舆论的"霸主"地位,对案件"口诛笔伐",形成一种先在性的强势"审判设定"。法官既承受来自各种媒介的舆论干预,又受到因舆论影响而站出来"主持公道"的行政干预,因而,法官艰难地秉持着法律公正与道德公正的天平,又承受着尊重法律与敬重领导的双重考验。认识到"媒介审判"运行的内在机理,便可以针对其"审判"链条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自媒体时代,危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J].
钟逸 .
新闻世界, 2011, (01) :70-71
[2]   从微博看自媒体时代信息把关的变化 [J].
吉卫华 ;
杜丽婷 .
东南传播, 2010, (12) :61-63
[3]   传媒与司法的偏差——以2009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例为例 [J].
栗峥 .
政法论坛, 2010, 28 (05) :107-114
[4]   中国媒介审判分析及反思 [J].
付松聚 ;
张翅 .
东南传播, 2008, (01) :30-31
[5]   有罪推定与“沉锚”效应 [J].
赵琳琳 .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82-86
[6]   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 [J].
顾培东 .
法学研究, 1999, (06) :17-29
[8]  
从“述听”到“视听”:媒介变革对我国法律文化的影响[D]. 蔡星月.中国政法大学. 2010
[9]  
论刑事案件报道对“无罪推定”精神的体现[D]. 黄圆圆.中国传媒大学. 2007
[10]  
刑事诉讼原理[M]. 法律出版社 , 宋英辉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