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结构灾变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19
作者
张浪平 [1 ,2 ]
余怀忠 [3 ]
尹祥础 [1 ,2 ]
梁乃刚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2层楼房结构; 损伤力学; 岩石破裂声发射实验; 灾变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317 [结构试验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加卸载响应比方法为非均匀脆性介质的灾变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即用加载与卸载响应的差别来定量刻画介质的损伤程度。为了验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于结构失效分析的有效性,首先运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完成的1个2层楼房的加卸载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临近结构破坏之前加卸载响应比时间序列确实出现了异常明显的升高及回落;进而引入岩石破裂声发射实验进行研究,发现采用轴向应变做响应量计算得到的加卸载响应比时间序列与楼房结构的响应比曲线在演化趋势上非常一致。进一步比较声发射能量率和宏观应做为响应得到的加卸载响应比时间序列,发现两者有着较为同步的稳定、异常、升高至峰值、急剧回落的演化过程。为了明确加卸载响应比与结构内部损伤的联系,基于损伤力学方法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分析,很明显加卸载响应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推结构的损伤程度,其演化可以为大型结构健康评估和工程灾变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及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加卸载响应比与损伤变量关系研究 [J].
张浪平 ;
尹祥础 ;
梁乃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9) :1874-1881
[2]   模拟引潮力作用下岩石破坏前兆的实验研究——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和能量加速释放(AER) [J].
张晖辉 ;
尹祥础 ;
梁乃刚 ;
李世愚 ;
余怀忠 ;
Y.C.Wang ;
C.Yin ;
Victor Kukshenko ;
Nikita Tomiline ;
Surguei Elizarov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172-3179
[3]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加卸载响应规律研究 [J].
姜彤 ;
马莎 ;
许兵 ;
马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2) :3803-3807
[4]   循环载荷下大试件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岩石破坏前兆的研究 [J].
张晖辉 ;
颜玉定 ;
余怀忠 ;
尹祥础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1) :3621-3628
[5]   降雨型堆积层滑坡的加卸载响应比特征及其预测作用与意义 [J].
贺可强 ;
周敦云 ;
王思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6) :2665-2670
[6]  
非线性系统失稳的前兆与地震预报——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J]. 尹祥础,尹灿.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5)
[7]   地震预测新途径的探索 [J].
尹祥础 .
中国地震, 1987, (01) :3-10
[8]  
Acoustic Emission Experiments of Rock Failure Under Load Simulating the Hypocenter Condition[J] . Hui-hui Zhang,Xiang-chu Yin,Nai-gang Liang,Huai-zhong Yu,Shi-yu Li,Y. C. Wang,C. Yin,Victor Kukshenko,Nikita Tomiline,Surguei Elizarov.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2006 (11)
[9]   Damage evaluation and damage localization of rock [J].
Xu, XH ;
Ma, SP ;
Xia, MF ;
Ke, FJ ;
Bai, YL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2004, 42 (02) :131-138
[10]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Accelerating Moment/Energy Release (AM/ER) and State Vector Saltation as Precursors to Failure of Rock Specimens[J] . Xiang-Chu Yin,Huai-Zhong Yu,Victor Kukshenko,Zhao-Yong Xu,Zhishen Wu,Min Li,Keyin Peng,Surgey Elizarov,Qi Li.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