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边界亚干变质核杂岩糜棱状钾质花岗岩——早中生代收缩与伸展构造体制的转换标志

被引:27
作者
王涛
郑亚东
刘树文
李天斌
马铭波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系
[2] 宁夏区域地质调查院
[3] 北京大学地质系 北京
[4] 北京
[5] 银川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糜棱岩状花岗岩; 同侵位变形; 拉张环境; 早中生代; 中蒙边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中、晚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的发育是华北地块及北缘构造的一大特色。本文在典型伸展构造亚干变质核杂岩中识别出早期具拉张环境的糜棱状花岗岩,岩石类型为钾质花岗岩及钾玄岩系列,具造山后及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特点,锆石U-Pb定年为228±7Ma,这些岩石强烈变形,并发育同侵位岩浆流动和高温固态流动变形。这些特征表明在晚中生代该核杂岩成型之前即早中生代中下地壳层就已经历调整、减薄和伸展变形。它们的组合揭示了一种特有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和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福建沿海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J].
邱检生 ;
王德滋 ;
蟹泽聪史 ;
BrentI A McInnes .
地球化学, 2000, (04) :313-321
[2]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格局转换过程中的深部作用与浅部响应 [J].
邵济安 ;
牟保磊 ;
张履桥 .
地质论评, 2000, (01) :32-40
[3]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J].
邵济安 ;
张履桥 ;
牟保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193-200
[4]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地区碰撞期和后造山期岩浆作用 [J].
王廷印 ;
高军平 ;
王金荣 ;
吴家弘 .
地质学报, 1998, (02) :126-137
[5]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 [J].
洪大卫 ;
王式洸 ;
韩宝福 ;
靳满元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4) :418-426
[6]   The Yae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and Extensional Detachment Fault in Inner Mangolia, China [J].
Zheng Yadong and Zhang QingDepartment of Geology ;
Peking University .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94, (02) :125-135+227
[7]  
AN ENORMOUS THRUST NAPPE AND EXTENSIONAL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NEWLY DISCOVERED IN SINO-MONGOLIAN BOUNDARY AREA[J]. 郑亚东,王士政,王玉芳.Science in China,Ser.B. 1991(09)
[8]   陕西地区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与大地构造发展的联系 [J].
黄萱 ;
吴利仁 .
岩石学报, 1990, (02) :1-11
[9]  
Tectonic setting of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in the Palaeoproterozoic Svecofennian Orogen, SW Finland[J] . Markku Vaisanen,Irmeli Manttari,Leo M Kriegsman,Pentti Holtta.LITHOS . 2000 (1)
[10]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yn- to post-collisional metaluminous A-type granites—a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d Nd–Sr–Pb–O-isotope study from the Proterozoic Damara Belt, Namibia[J] . S Jung,K Mezger,S Hoernes.LITHO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