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典型河段磷的分布及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龙麟 [1 ]
周凌云 [2 ]
韩剑娇 [1 ]
赵怡珂 [1 ]
机构
[1] 江苏常州市城市排水监测站
[2] 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系
关键词
河流; 底泥粒级; 磷; 释放;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06.04.008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测定常州典型河段河水和底泥中的磷含量,同时分析了磷在不同底泥颗粒中含量分布的变化,阐述了河流中磷的分布和转移趋势。结果表明:河水中的磷含量通常低于底泥间隙水中的磷含量,但当河流发生富营养化后,底泥中的磷大量向上层水体释放,使得河水中的磷含量不断增加。底泥有效磷与总磷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底泥间隙水的磷含量之间存在着交换平衡。底泥颗粒以2μm50μm的粒级为主,即以细砂和粉砂质有机-无机聚合体矿物颗粒为主。磷在底泥颗粒中的含量随着底泥粒径的增大而减少,且粒径越大的颗粒对磷的吸附能力越弱,其中的磷向外释放的可能性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洋河水库底泥对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 [J].
李凤彬 ;
代礼 ;
肖勇 ;
康瑾瑜 ;
武春良 ;
张秀芬 .
水资源保护, 2003, (03) :31-34
[2]  
环境因素对苏州河市区段底泥内源磷释放的影响[J]. 侯立军,刘敏,许世远.上海环境科学. 2003(04)
[3]  
环境因素对苏州河市区段底泥内源磷释放的影响[J]. 侯立军,刘敏,许世远.上海环境科学. 2003 (04)
[4]   底泥对河流的二次污染浅析 [J].
贺宝根 ;
周乃晟 ;
袁宣民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03) :41-43
[5]   近十几年来宜兴市水稻土表层土壤pH及B、Cu、Zn、Mn有效态含量的变化 [J].
蒋定安 ;
成杰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4) :114-116
[6]   黄浦江底泥对多环芳烃吸附机理的研究 [J].
王郁 ;
李咏梅 ;
林逢凯 ;
胥峥 .
环境化学, 1997, (01) :15-22
[7]   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J].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1996, (04) :297-304
[8]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J].
陈家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4, (04)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