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与纳米SiO2作用下聚合铝的絮凝特性

被引:7
作者
李冬梅
施周
王巧
杨鹏
机构
[1]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SiO2; 纳米材料;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吸附等温线; 絮凝; 分形结构; 形态学分析; 聚合铝(PA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在6NTU高岭土原水中,溶入低浓度溶解性有机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投加聚合铝PAC与新型水处理剂-纳米SiO2稳定分散液进行动态混凝实验与静止沉降实验.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SDS与纳米SiO2作用下PAC的絮凝特性与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SDS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增加.SDS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iur方程;PAC对无机颗粒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SDS的表观去除率较低.SDS阻碍絮凝初絮体的形成.纳米SiO2使颗粒表面ζ电位增加,对无机颗粒处理效果较差,但对去除有机物有利.絮凝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助凝剂纳米SiO2能促进PAC对无机颗粒与SDS絮凝,处理效果显著.悬浊液中絮体粒径大,有效质量密度增加,沉速加快,分维值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precursors removal by enhanced coagulation and PAC adsorption.[J].Vedat Uyak;Sema Yavuz;Ismail Toroz;Sahin Ozaydin;Esra Ates Genceli.Desalination.2007, 1
[2]   Enhanced coagulation in a typical North-China water treatment plant [J].
Yan, Minyquan ;
Wang, Dongsheng ;
You, Shijie ;
Qu, Jiuhui ;
Tang, Hongxiao .
WATER RESEARCH, 2006, 40 (19) :3621-3627
[3]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取代芳烃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作用 [J].
董玉瑛 ;
雷炳莉 ;
鲍雅静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726-730
[4]   絮凝条件对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 [J].
李冬梅 ;
施周 ;
梅胜 ;
谭万春 ;
金同轨 .
环境科学, 2006, (03) :3488-3492
[5]   纳米SiO2分散稳定性能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J].
宋晓岚 ;
吴雪兰 ;
曲鹏 ;
王海波 ;
邱冠周 .
硅酸盐通报, 2005, (01) :3-7
[6]   原子力显微镜在环境样品研究与表征中的应用与展望 [J].
葛小鹏 ;
汤鸿霄 ;
王东升 ;
吕春华 ;
黄鹂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5-16
[7]   掺铜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铝试剂1的研究 [J].
尹霞 ;
向建南 ;
翦立新 ;
樊红莉 ;
陈超越 ;
何纯莲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4
[8]  
水处理药剂及材料实用手册.[M].祁鲁梁等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