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

被引:46
作者
郑晓云
机构
[1]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云南;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处在特定历史与政治环境中的一对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分化和重构。在边疆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国家的形成与边界的变化,人们在不断进行着国家认同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历了数十年的曲折历程后,今天二者的融合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但是在当代的开放环境中影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负面因素也不断增多。当代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得以强化,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强盛是主要的驱动力,但是国家主体文化在其中的影响不足,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夯实,甚至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国家主体文化在各民族国家认同构建中的分量,夯实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 [J].
罗惠翾 .
理论视野, 2009, (08) :43-45
[2]   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J].
钱雪梅 .
民族研究, 2006, (06) :16-25+106
[3]  
文化认同论.[M].郑晓云;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