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面向思的教育及其理论困境

被引:6
作者
黄漫 [1 ]
刘同舫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技术化; 教化教育; 面向思的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9 [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技术统摄下的现代性时代促使教育走向技术化的危险,人性扭曲与教育被动化成为当下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海德格尔批判适应于技术世界的教化教育,认为以范型为前提的固化培养模式使人被异化为无思想的个体。他提出面向思的教育来抵抗技术世界的霸权控制,引导学生在可待思虑的缺失面前保持开放态度,培养学生泰然任之与沉思的能力,促使其返回人的本己性。这种哲思倾向的教育方式对教育中唤醒沉思思想、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和倡导参与性情境化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但其理论所潜含的形而上学困境及由此所导致的践行困难需要我们审慎对待。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们仍然需要面向思的教育——海德格尔论技术时代的教育 [J].
马克莱索 ;
蒋开君 .
教育学报, 2011, 7 (01) :3-14+31
[2]  
同一与差异.[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商务印书馆.2012,
[3]  
非理性的人.[M].(美) 巴雷特 (Barrett;W.)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  
存在与时间.[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  
人的问题.[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演讲与论文集.[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  
纯粹现代性批判.[M].(美)大卫·库尔珀(DavidKolb)著;臧佩洪译;.商务印书馆.2004,
[8]  
林中路.[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面向思的事情.[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商务印书馆.1996,
[10]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