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黄月芳 [1 ]
楼招欢 [2 ]
余芳 [2 ]
机构
[1]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2]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天麻钩藤颗粒; 偏头痛;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多巴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比灵胶囊组、天麻钩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阳性组灌胃给予西比灵胶囊(1×10-3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天麻钩藤颗粒(低剂量:0.75g/kg,中剂量:1.5g/kg,高剂量:3g/kg)7d,于末次给药30min后,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造模,并观察其耳红、挠头次数等行为学指标;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酶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SOD、MDA及脑组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天麻钩藤颗粒中、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模型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此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天麻钩藤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模型大鼠挠头次数(P<0.05,P<0.01)。天麻钩藤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血浆黏度切变率及全血还原黏度低、中切变率(P<0.05,P<0.01)。天麻钩藤颗粒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NO、MDA水平(P<0.05),升高SOD含量。天麻钩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大鼠脑组织E、NE、5-HT、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能预防偏头痛发作,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进而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138例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许德英
    常永超
    江涛
    岳彩娟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0) : 20 - 22
  • [2]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吴林
    李鹏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 (02) : 238 - 239
  • [3] 头风愈滴丸对偏头痛动物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曾勇
    李佳川
    孟宪丽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 24 (05) : 57 - 58
  • [4] 清脑灵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清NE和5-HT的影响
    殷民
    房桂青
    [J]. 山东医药, 2008, (34) : 41 - 42
  • [5] 天麻钩藤饮新用
    姜蓓蓓
    [J]. 光明中医, 2007, (04) : 32 - 32
  • [6] 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王玉萍
    方树友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02) : 95 - 96
  • [7] 偏头痛的中医证治与研究现状
    高颖
    曹克刚
    [J].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19) : 48 - 51
  • [8]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症状学评价
    付先军
    宋旭霞
    周永红
    胡怀强
    刘伟
    王栋先
    付强
    王新陆
    [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05) : 449 - 451
  • [9]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周永红
    王新陆
    胡怀强
    付先军
    刘伟
    [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2) : 113 - 117
  • [10]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头痛患者镇痛作用的临床药效动力学研究
    赵智强
    王靖
    周仲瑛
    仲绍增
    陈顺中
    全亚萍
    王冰
    不详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0, (02) : 4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