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表面活性剂复配对胶束和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干佐
林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元
宋淑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宋淑娥
周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少玲
机构
:
来源
:
日用化学工业
|
1989年
/ 05期
关键词
:
微乳液;
复配;
混合体系;
分数;
表面活性剂;
水泥外加剂;
胶束;
胶态离子;
D O I
:
10.13218/j.cnki.csdc.1989.05.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C12H25SO3Na)和多种烷基羧酸盐(CnH2n+1COONa)的复配,研究了复配对胶束与微乳液形成和结构的影响。这一研究对揭示二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探索复配的基本规律都有实际意义;同时,对三次采油、日用化工等许多应用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阴离子微乳液的形成与其结构——Ⅱ、微乳液结构与影响结构的因素
[J].
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师范学院
郭荣
;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师范学院
李干佐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7,
(02)
:55
-64
[2]
阴离子微乳液的形成与其结构——Ⅰ、微乳液的形成与油含量、温度对其影响
[J].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
李干佐
;
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
郭荣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7,
(01)
:53
-61
[3]
烃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J].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李干佐
;
张延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张延良
.
石油学报,
1986,
(02)
:75
-81
[4]
醇对微乳状液形成的影响
[J].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李干佐
;
杨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杨伟华
.
石油学报,
1983,
(04)
:63
-72
[5]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国玺 编著, 1984
[6]
赵美日化学驱专业考察报告 .2 大庆油田化学驱考察组. . 1986
←
1
→
共 6 条
[1]
阴离子微乳液的形成与其结构——Ⅱ、微乳液结构与影响结构的因素
[J].
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师范学院
郭荣
;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师范学院
李干佐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7,
(02)
:55
-64
[2]
阴离子微乳液的形成与其结构——Ⅰ、微乳液的形成与油含量、温度对其影响
[J].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
李干佐
;
郭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
郭荣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7,
(01)
:53
-61
[3]
烃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J].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李干佐
;
张延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张延良
.
石油学报,
1986,
(02)
:75
-81
[4]
醇对微乳状液形成的影响
[J].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李干佐
;
杨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杨伟华
.
石油学报,
1983,
(04)
:63
-72
[5]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国玺 编著, 1984
[6]
赵美日化学驱专业考察报告 .2 大庆油田化学驱考察组. .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