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点战略的实施路径及其经济效应评价

被引:23
作者
齐元静 [1 ,2 ]
金凤君 [3 ]
刘涛 [4 ]
焦敬娟 [5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北京交通大学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国家节点战略; 政策型增长极; 经济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关键节点逐步推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开发的重要经验。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演进的过程与特征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重要节点的区域开发战略界定为国家节点战略,系统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基本内涵,并以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定量考察了国家节点战略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龙头的探索阶段、以开发区为主导的推广阶段和以国家级新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载体的优化阶段等三个阶段,其中国家节点战略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推动了中国区域政策由点及面的螺旋式演进,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作为增长极理论在中国转型时期的创新性应用与发展,国家节点战略不仅是区域发展"引擎"和重要增长极,也是转型期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国家节点战略地区与区域发展实现了良性耦合,形成了梯次区域开发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国家节点战略是政府引导与调控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经济效应呈明显的复杂多元特征及阶段性和尺度差异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103 / 21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