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垫活动断裂两盘岩心氧化铁变化

被引:19
作者
杨晓平 [1 ]
曹景虎 [2 ]
陈献程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2]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关键词
氧化铁; 沉积环境; 断塞塘沉积; 夏垫活动断裂; 三河-平谷; 8级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全取岩心的钻探方法,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地震断层两侧各完成了一个深约50m的钻孔。在2个钻孔中分别采集了14C、OSL和TL测年样品,且测定了样品的沉积年代。结合钻孔中揭露出地层的沉积特征,可以把XD1孔中晚更新世地层划分为4段,相应地也可把XD6孔揭露的晚更新世地层划分为4段。2个孔中的地层段可以相互对应,它们的地层沉积时代大致相同。在断层上升盘的XD1孔岩心中,大致按照0.5m的间隔采集样品,在断层下降盘的XD6钻孔岩心中,大致按照1m的间隔采集样品,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滴定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每件样品的FeO和Fe2O3含量。分析2个钻孔中同沉积时段地层中FeO、Fe2O3含量,以及Fe2+/Fe3+比值,发现灰黑色沉积物中Fe2+/Fe3+比值大于灰黄色沉积物中Fe2+/Fe3+比值,灰黑色沉积物处于较强的还原环境中。断层上升盘、下降盘同沉积时段地层均为灰黑色时,断层下降盘地层中Fe2+/Fe3+比值大于断层上升盘相应的地层,其沉积的还原环境强于断层上升盘。
引用
收藏
页码:659 / 67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活动走滑断裂上断塞塘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含义——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断塞塘为例 [J].
李传友 ;
张培震 ;
袁道阳 ;
王志才 ;
郑德文 .
地质学报, 2010, 84 (01) :90-105
[2]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破裂带的大地切片实验研究 [J].
何宏林 ;
闵伟 ;
原口强 .
地震地质, 2008, (01) :289-297
[3]   东居延海易溶盐沉积与古气候环境变化 [J].
张洪 ;
靳鹤龄 ;
肖洪浪 ;
陈月红 .
中国沙漠, 2004, (04) :31-37
[4]   北京平原夏垫断裂齐心庄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 [J].
江娃利 ;
侯治华 ;
肖振敏 ;
谢新生 .
地震地质, 2000, (04) :413-422
[5]   泥河湾层内易溶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J].
李容全 ;
乔建国 ;
邱维理 ;
翟秋敏 ;
李永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48-158
[6]   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铁变化的环境记录 [J].
余素华 ;
朱照宇 ;
李世杰 ;
李炳元 ;
周厚云 ;
孙彦敏 .
地球化学, 1997, (06) :88-98
[7]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古地震及其重复间隔 [J].
冉勇康 ;
邓起东 ;
杨晓平 ;
张晚霞 ;
李如成 ;
向宏发 .
地震地质, 1997, (03) :2-10
[8]   黄土中全氧化铁与气候指标的定量关系 [J].
张宗祜 ;
魏明建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3) :1219-1221
[9]   阿尔金活断层的古地震与分段 [J].
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97-106
[10]   三河—平谷8级地震区的构造背景与大震重复性研究 [J].
向宏发 ;
方仲景 ;
徐杰 ;
李如成 ;
贾三发 ;
郝书俭 ;
王景钵 ;
张晚霞 .
地震地质, 1988, (01)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