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沉积单元分析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被引:21
作者
吴朝东
刘建民
王军
李忠
谢小建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单元; 储层非均质性; 馆陶组上段; 沾化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单元分析方法是详细解剖陆相盆地沉积过程和研究储集体空间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的孤东和孤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例分析了河流砂体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该段河流沉积分别由 1 1种沉积单元组成了 3种类型的河流沉积 ,其中河道的加积沉积单元和河道边缘砂体是主要的储层类型 ,河床滞留沉积和决口扇砂体以较低的渗透率为特征 ,储层性能较差。馆陶组上段自下而上 ,由于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比值的增大 ,致使槽状交错层组和层系厚度向上增大 ,孔隙度、渗透率、保存下来的河道宽度、连续性和连通程度降低 ,而底形多样性、相的分异性、相的保存程度和非均质性增加。由于可容纳空间 /沉积物补给 (A/S)比值变小 ,致使馆陶组上段中部的河流砂体储层最为发育。综合研究表明 ,馆陶组上段河流沉积的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性较强 ,主要受控于沉积单元的分布和可容纳空间的变化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应用精细地质研究准确鉴别古代河流砂体 [J].
赵翰卿,付志国,刘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68-70+101
[2]   河成单元储层构形非均质性研究 [J].
周宗良,杨国安,肖建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71-75+101-102
[3]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安组沉积构成分析[J]. 吴朝东.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1994(00)
[4]  
陆相储层沉积微相与微型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兴国著, 2000
[5]  
剩余油预测及油气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信荃麟, 1999
[6]  
孤东油田储层研究与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仁君等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