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古板块构造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4
作者
罗璋 [1 ]
机构
[1] 广西地质学校
关键词
古板块构造; 历史分析; 仰冲作用; 肯城运动;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已知地质事实,用历史分析法,探讨华南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古板块构造轮廓及其演化史。认为当时华南地区存在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微板块。晚元古代(含早震旦世)扬子古板块在其东南部华南幼拉槽扩张推动下向北西漂移,在其前缘(北西侧)形成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晚震旦世至早古生代,扬子古板块在秦岭海槽扩张推动下向南东漂移,在其前缘(南东侧)形成岛孤型主动大陆边缘。并通过与南海古板块的碰撞,形成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此过程亦可简化为华南褶皱系的开一合过程。肯城运动是反映上述古板块构造格局改变的一次重要变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试论板缘仰冲作用及其对板内构造的影响 [J].
罗璋 .
南方自然资源, 1993, (04) :1-11
[2]   丹洲群岩相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J].
董宝林 .
南方自然资源, 1993, (03) :33-38
[3]   海南岛西部中元古代地层 [J].
单惠珍 ;
陈志中 ;
俞受鋆 .
地层学杂志, 1993, (02) :81-88+134
[4]   北流沙户口砾岩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家石 .
南方自然资源, 1990, (02) :38-38
[5]   论海南、广东地体 [J].
陈耀钦 ;
黄宇辉 ;
陈培权 ;
廖露妮 ;
吴安生 .
岩相古地理, 1989, (04) :13-19
[6]   中国奥陶纪古地理重建及其沉积环境与生物相特征 [J].
汪啸风 .
古生物学报, 1989, (02) :234-248
[7]   广西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J].
黄家骏 .
中国区域地质, 1983, (03) :51-64
[8]   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 [J].
尹赞勋 ;
徐道一 ;
浦庆余 .
地质论评, 1965, (S1) :20-81+83
[9]  
广西的泥盆系[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钟铿等编著, 1992
[10]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M]. 地质出版社 , 杨森楠,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