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引介到本土发展:家庭抗逆力研究述评

被引:24
作者
纪文晓 [1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家庭; 抗逆力; 综述; 本土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1 [家庭、家族];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庭抗逆力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抗逆力或单个家庭成员的抗逆力,代表着从问题焦点、缺陷视角向能力基础和优势视角的范式转变。不同的家庭抗逆力定义下其构成要素也是不同的,家庭抗逆力研究的源头在于对家庭压力、家庭脆弱性和应对、调适的研究,家庭信念系统、家庭组织系统和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历程"三系统说"或正向思考等"十因素论"是家庭具有的影响家庭抗逆力的保护和恢复性因素。家庭抗逆力的历程有两历程说、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学者根据自己对家庭抗逆力的研究建立了一些模型、保护性机制和测量方法。目前研究的方向是家庭抗逆力本土理论及模式的建构、对家庭抗逆力的测量和评估,研究的难点是家庭抗逆力各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Family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Clinical Practice[J] . FromaWalsh.Family Process . 2004 (1)
[2]  
The Concept of Family Resilience: Crisis and Challenge[J] . FROMAWALSH.Family Process . 2004 (3)
[3]  
Toward a Definition of Family Resilience: Integrating Life‐Span and Family Perspectives[J] . Dale R.Hawley,LauraDeHaan.Family Process . 2004 (3)
[4]   Understanding family resilience [J].
Patterson, JM .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58 (03) :233-246
[5]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 in the adolescent with cancer: Part I[J] . Roberta L Woodgate.Journal of Pediatric Oncology Nursing . 1999 (1)
[6]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抗逆力的影响研究 .2 鲁航. 北京师范大学 . 2010
[7]  
Bowlby,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