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系列地下部分碳平衡及累积速率
被引:18
作者:
周国逸
[1
]
周存宇
[1
]
LiuShuguang
[2
]
唐旭利
[1
]
欧阳学军
[1
]
张德强
[1
]
刘世忠
[1
]
刘菊秀
[1
]
闫俊华
[1
]
温达志
[1
]
徐国良
[1
]
周传艳
[1
]
罗艳
[1
]
官丽莉
[1
]
刘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SAIC,EROSDataCenter,USGeologicalSurvey,SiouxFalls,SD,USA
来源:
关键词:
季风常绿阔叶林;
恢复演替系列;
地下部分;
碳库;
累积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亚热带顶极森林生态系统-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自然恢复演替系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质、凋落物与粗死木输入量和现存量以及水文学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长期定位监测的基础上,结合5年一次的根系生物量动态观测资料和1年的土壤呼吸与凋落物+粗死木呼吸测定,得到了该恢复系列地下部分碳平衡和累积速率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结果如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2002年地下部分碳库分别为23191±2538,16889±1936和12680±1854g·m?2.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83±97,193±85和213±86g·m?2·a?1.3个森林类型全年都表现出碳的净增长态势,即相对于大气来说,3个森林类型的地下部分总体上是碳汇,但季节上有差异,表现在每年的4~6月份是较强的碳源,7~9月份是较弱的碳源;10~11月份是较强的碳汇,12~3月份是较弱的碳汇.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1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