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18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吴福象
机构
[1] 宁波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3] 浙江万里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社会经济; 综合发展水平; 时空格局演化; 驱动因素;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7.004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305 ; 030503 ;
摘要
以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26项代表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熵值法对2001、2006、2011年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比较,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显著,并呈现出"中间低,两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西部地区整体处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冷点区域,而中部地区逐渐从次冷区域向次热区域转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东部沿海地带则主要处于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经济政策、制度等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认为政府干预程度、交通条件、地方保护、对外开放度和需求能力等因素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5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 [J].
周玉翠 ;
齐清文 ;
冯灿飞 .
地理研究, 2002, (06) :781-790
[2]   1990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J].
曹芳东 ;
黄震方 ;
吴江 ;
徐敏 ;
姜海宁 .
经济地理, 2011, 31 (06) :895-902
[3]   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郑新奇 ;
王爱萍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4) :489-493
[4]   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J].
王文博 ;
窦彩兰 ;
张欣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1) :26-30+41
[5]   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的ESDA-GWR分析 [J].
方远平 ;
谢蔓 .
经济地理, 2012, 32 (09) :8-14
[6]   西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J].
张翔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1 (04) :131-139
[7]  
Henderson JV.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1986
[8]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江苏市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J].
黄锁明 ;
孙中艮 ;
王葛培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4) :50-53
[9]  
刘烜孜.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省际差异分析[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10]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孟斌 ;
王劲峰 ;
张文忠 ;
刘旭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18